华为认证HCIE-R&S考证心得 | 我找到了我的战旗,在未来它将陪我所向披靡
2021-01-07 11:33:31 阅读量: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穆尼尔·纳素夫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是朴胜直,在2019年5月份的某一天,日常浏览网页,窗口突然弹出了一个华为HCIE培训,心下疑惑:自己刚好想提升数通方面的能力,这就推送来了,大数据推送这么精准的?这也太懂我的心思了。
我是朴胜直,在2019年5月份的某一天,日常浏览网页,窗口突然弹出了一个华为HCIE培训,心下疑惑:自己刚好想提升数通方面的能力,这就推送来了,大数据推送这么精准的?这也太懂我的心思了。
犹豫了下就填写了联系方式,之后收到了一位老师的电话,就是她把我领进了HCIE的大门——她就是孙丹老师,与孙老师交流一番后,我下定决心报考HCIE-R&S。

1
骄傲是个很容易的事
骄傲是个很容易的事
两个星期之后,孙老师通知我周末开课了,由于我所在的城市没有泰克的分部,所以是线上听课。
那期华为认证HCIE-RS培训课程是李永峰老师的课,听完李老师系统的讲解HCIE-RS的框架后,我对数通有了颠覆性的认知,原来我之前了解的都是冰山一角,到今天才接触到数通真正的知识。
历经两个月15天的理论课之后,8月1日通过了理论考试,然后自己开始准备lab,当时辅导我的是刘禹辰老师,刘老师很负责,我敲过的版本他都会为我一一检查,然后给出其中的问题,指出我的弱势。
练习1个多月之后,基本可以敲出来了,并且没有错点,我就自信满满地准备报考9月份的实验考试。
我完全认为自己报考实验是可以胜任的,之前基础的沉淀也是可以担当重任的,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孙老师看到我的这种状态有些担忧,但又不忍打击我,只是建议我给李老师聊一下。
我认为没有问题,带着胜券在握的说服念头去找了李老师,但不期而然,一切并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发展,李老师让我解释几个基础的名词和知识点,我明明看过也懂了,但是却解释不出来,无法描述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的斗志昂然一下子就萎靡了。
李老师仿佛见惯了这种场面,他安慰我,说这是很多学生贯入的一种错觉状态,认为看一遍明白了就是掌握了,其实我们的储备水平只在懂的阶段,距离系统的讲解与灵活的运用还是很遥远的。
我暗暗自责,没有基础,何来进阶。知识体系环环相扣,没有夯实的基础,知识架构只会是漏洞百出。
我对之前的错误自我认知反省后,果断放弃报考lab的想法,开始重新认真积累理论基础。
一砖一瓦,不可速成。
2
伙伴是离不开的一个力量
伙伴是离不开的一个力量
2020年的春节是个注定会载入史册的年份。
因这年春节的特殊,在家里时间充沛,我就想利用这个时间把年前有些松懈的复习再次提到日程上来,泰克教育孙丹老师了解到我的想法后非常开心,告诉我近期有徐来老师的课。
徐总的第一节课我就被吸引了,他讲课不用看PPT,仿佛他与那些知识已经形成一体,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把他们整体框架与系统解释的清清楚楚。
这极大的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在这之后,我开始非常配合老师的安排与要求,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激励自己去搭建环境,抓取报文,熟读报文交互的流程,并且以自己的理解去总结每个知识点,梳理框架,这些准备为我之后面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真心很重要,是个督促自己学习的可行方法。
每个人的专注力与自律性都是不一样的,但几个目标一致的小伙伴共同学习,那种责任感与使命提醒着你:不可荒废。
这无形中就成为了一种约束。
因为在会议上,你需要把知识点讲解的很清楚,需要有总结,需要自己动手做准备,这一系列的过程等于让你把很多知识抽丝剥茧,寻踪觅源的理解透彻,只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水平,讲解起来才会易如反掌。
就这样,会议一直延续到面试的前一天,即使同学都有事没在,我也会把孙丹老师叫上来听我讲,孙丹老师和徐老师会提出我在讲解时的问题,给我营造面试的那种紧张气氛让我看到在面试时会出现的一些偶然问题。
由此可见,团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是不可估量与出人意料的,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不同且只适合自己的那份热量。
这份热量可以让我们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当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之后,我就和小伙伴郝总、田总、陈总向lab进军了。
Lab期间,我们会一起敲版本,一起排错,并把版本中路由的传递以及数据的访问过程都讲出来,自己敲的时候遇到错误一定要排查出来,并且找到原因。
在持续了一个月的咔咔咔声音中,我们迎来了HCIE的实验考试,迎来了HCIE最大的挑战——面试!
在准备面试期间,我觉得压力不是很大,毕竟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已经熟烂于心,发现除了项目题和一些特性了解的不是很透彻之外,其他的都没什么问题,我在第一个月期间已经把所有的面试题都过了一遍。
然后约面试指导老师,我在演练面试之后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之后又约我们颜教头——桂灵老师,由于约的比较晚,颜老大的档期都被其他同学约满了,他就把自己休息的时间让给我,但我们每每都是到后半夜才能结束,在这里想对教头说下:谢谢您,辛苦了。
写在最后
现在想来,这次的考试历时并不算很久,其中的经历也不算复杂,但是对我的影响却是历久铭心的。
看似不能顺利完成的事情,我最后做到了,看似意料之中的事情却一波三折,另有一番天地。
其中思维认知的偏差是我长久以来的意识盲点,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锻炼,或许五年十年之后,碰到一个事情栽了跟头,才能明白原来如此。
在这次的考试中,我尝到了做成一件事带给我的成就感,它给我的自信是带着光的,是有底气的,是会成为我更进一步的养料。
我将带着这份光,去向更加明朗的未来开战,它将是我的战旗,所向披靡。
最后,祝大家一切顺利。
******
